近期,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威保变)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26台变压器订货合同,合同总额约为 38811.20万元。该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我国核电站用输变电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进展。本次签约的变压器主要用于秦山核电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1000MW 核电机组及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2×1000MW 核电机组。这26台变压器中 DFP-410MVA500kV 主变压器14 台、SFFZ-68MVA20kV 高压厂用变压器8 台、SFZ-34MVA220kV 辅助变压器4 台。
继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中标红沿河核电站13台主变压器后,在近期核电站项目变压器招标中,天威保变现已中标变压器46台。其中福建宁德核电项目10台、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10台、秦山核电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13台,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工程13台,中标率占招标项目总容量的41.27%,合同总量达778万kVA。
天威保变从20世纪90年代秦山二期项目就开始核电站变压器的自主化生产工作, 2008年11月据该公司合同业绩统计,20多年来,天威保变的核电站变压器已涉及12座核电站,合同累计总量已达100台。
本期关键词:空间核反应堆
空间核反应堆(简称空间堆)是一种将反应堆核裂变能转变为电能供航天器及其负载使用的新型电源。它可以为航天器提供千瓦级电力,从而增强其工作能力、拓展应用领域。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阵和蓄电池联合供电相比,空间堆的优势主要包括:单位质量功率大、成本低;不依赖太阳能,不受尘埃、高温和辐射等因素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可有效减轻火箭推进系统负荷,增加航天器有效负荷和可靠性。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空间堆的研究工作,后一度中止。"九五"期间,空间堆研究被列入总装备部预先研究项目,由原子能院和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完成了空间堆概念设计。"十五"起,开始了空间堆初步设计和关键技术公关,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试验技术以及安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目前项目处于从技术设计到施工设计的过渡阶段,正进行设备和部件的研制和单项试验。计划2015年完成地面试验,2020年定型,2025年发射"百千瓦级核反应堆试验星",进行在轨演示验证,掌握超大功率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
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开展空间堆的研究,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进行了实际发射。截至2004年,俄罗斯共发射了37个使用空间堆供电的航天器;美国发射过1个类似装置
|